八个小时足够他仔细打磨答案了,甚至还能在草稿纸上先打个完整的底稿。

        笔尖落下的瞬间,思路已如潮水般涌来。

        在选择目的一栏,他洋洋洒洒地写道:

        “大波镇的核心价值在于‘低成本启动’,白水坝修复可解决水电刚需,现有建筑(家家乐超市、镇政府办公楼)能快速转化为安置与办公场所,较从零建设节省至少40%初期资源。其60公里的区位优势,既能承接幸福城与工业区的辐射,又可作为向外拓展的前哨站,战略意义在于稳扎稳打,逐步外推”

        “短期可依托周边特有黏土建造烧窑,恢复砖瓦生产,既能解决建材自给,又能为流民提供就业,中期需优先修复河堤,在临江处搭建两座桥梁,一座供车辆运输物资,一座专供行人通行,彻底打通与工业区的直供通道,长期可利用临江优势发展渔业养殖,手工,成为幸福城的食物补充点与轻工业支点.”

        “有关水患应对,设立三级响应模式,组织人手加固河堤,清理排水渠,开辟水路引导水流导向.”

        “.”

        草稿纸上的字迹越来越密。

        从资源调配到人员分工,从感染源防御到民众满意度提升,每一个问题都紧扣着大波镇的实际情况,没有一句空泛的口号。

        旁边坐着的李马太却显得焦躁,抓耳挠腮,写几笔就停下挠头,尤其每次瞥见程野像上了发条似的疯狂输出,一张草稿纸写满又换一张,嘴角的燎泡都憋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