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总台的年轻工作人员再也按捺不住,赶紧按下相机快门.
镜头里,带着雄鹰面具的男人抱着吉他,身形挺拔,正微微躬身致谢,身后是欢呼的人群和飘扬的红色横幅。
尽管因为手抖和距离远显得有些模糊,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感染力。
等到他想调整角度,再拍一张更清晰的照片时,却见舞台上的身影已经转身,和那个戴着熊头面具的年轻人一起,快步走下了台,只留下空荡荡的木台和还在回响的掌声。
“可惜了,没拍到更清楚的。”年轻工作人员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有些惋惜地咂咂嘴,手指还在屏幕上反复放大,试图看清面具下的轮廓。
“不可惜。”组长凑过头,目光落在那张模糊的照片上,嘴角忍不住上扬,“有时候,这种一闪而过的瞬间才最珍贵,只要抓拍到了,就会成为经典!”
“你信不信,明天这首歌肯定会火,不仅传遍缓冲区,连外围的流民营地都会有人哼。”
“那是肯定的。”年轻工作人员立刻笑了起来,“有了这段完整录音,再配上这张照片,晚上的播报绝对能让大家记住!领导说不定还会给咱们发奖金呢!”
组长却没再接话,而是从口袋里掏出随身的笔记本和笔,飞快地写下一行字,“B-7区拆迁礼意外收获,传递梦想与希望,可作为核心宣传素材,重点推广。”
在这个需要“信念”支撑的废土时代,一首能唤醒人心的歌,远比一百句空洞的口号更有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