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连忙顺着杨大爷的手指一看,只见峡谷深处的一处悬崖上有个小村子,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建在天上。
一道顺着山势修在峭壁上的曲折坡道一路延伸至峡谷中,那是秦家窑出村的唯一一条大路。
路平安不由得赞叹道:"好一个易守难攻之地,这要是派几个人堵住大路,想要攻下来可要费一番功夫了。"
杨大爷呵呵直笑:"你想到的过去的人也想到了,这里曾是游击队的驻地。
小鬼子当年压根就没敢想用步兵进攻,他们是派飞机过来轰炸的。
前年村里一户人家盖房子,还挖到了两个没爆炸的炸弹。"
修在峭壁上的坡路角度不小,有些地方明显有人为开凿拓宽的痕迹。哪怕如此,宽度也仅容一辆马车通行,只在坡路曲折转弯处,有些余量可供错车或是掉头。
山路有些危险,杨大爷让几人下车步行,自己牵着驴带头朝着村里走去。
秦家窑没有砖瓦窑,只有不知什么年代的古人开凿的一孔石窑。由于是秦家祖先最先带着家人在此躲避战乱,慢慢发展出了一个村落,就被人称为秦家窑了。
此时秦家窑村也不大,有个二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却再无一人姓秦。
秦家的老院子此时早已荒芜,房梁腐朽,屋顶塌陷,门窗俱无,只余残垣断壁。院内杂草乱树丛生,成了鼠雀的乐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