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最后两个月,余夏的状态调整到了巅峰。
在一模和二模这两次至关重要的全市模拟考试中,他都稳稳地占据了年级第一的宝座,分数高得令人咋舌,与第二名拉开一大截距离。
徐茹萍看着成绩单,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但强忍着不敢过多表露,只是反复念叨:“挺好,挺好,保持状态就行,别太累。”她既期盼儿子能登顶,又害怕最后关头给他带来一丝一毫的压力。
江静知作为“过来人”,这位昔日的南州状元敏锐地察觉到了余夏平静表面下那根越绷越紧的弦。
她没有谈论成绩,而是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帮他进行“心理按摩”和“节奏微调”:“最后几天,刷题量减半,重点是保持手感和看错题集。饮食照旧,别突然大补。睡觉时间雷打不动,睡不着就听那个冥想音频。记住,高考只是对你过去几年学习的‘一次标准化验收’,不是决定你人生价值的终极审判。”
江静知指着墙上贴着的150分钟练习正答率曲线:“你自己每天看着这张曲线图,难道你不为自己骄傲和自豪吗?你看!这一年来,你肉眼可见的错误越来越少,得分越来越高。所以,相信你自己,按照你每天的习惯和节奏去做,一切就会ok。”
余夏看着那张曲线图,尝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心中隐隐约约的急躁紧张慢慢平复下来。
高考日终于来临。
考点外,送考的老师、家长、媒体记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到近乎沸腾。
余夏在父母期盼又克制、老师信任又紧张的目光注视下,表情平静如水,检查了一下透明笔袋,转身走向考场入口,背影单薄却异常坚定。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看,是江静知发来的消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祝顺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