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昭和余岚已经听得不耐烦,余夏却依旧老老实实地听着。他深知,在这种时候,越是表现得乖顺,这个过程结束得越快;越是反抗,越是没完没了。
余夏很快认识了他的三位室友:董睿、姜浩博,分别是信息学奥赛(IOI)的金银牌保送生;郭羽丰则是西南某省的高考状元。叉院大一其他宿舍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精英汇聚,人数自然不多。
军训时,其他学院动辄几百人,乌泱泱一片。相比之下,叉院的人数恐怕只是人家的零头,男女生比例更是悬殊,接近9:1。不过,余夏对这些毫不在意。
最让他心潮澎湃的时刻,是第一次走进交叉信息研究院大楼的时候。
那些曾经只在论文、论坛和新闻中见过的名字,变成了讲台上谆谆教诲的老师,或是走廊里擦肩而过的同学。
一楼橱窗里展示的优秀学者和学子事迹,更是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一想到自己即将与这些人为伍,共同探索,他就感到热血沸腾。
第一个周末回家,徐茹萍照例关心了一遍他的衣食住行,然后拿出了两个精致的礼品袋。
“这是送给江静知和应婉婷的。咱们家刚推出的新款运动套装,算是谢谢她们以前对你的帮助。顺便也听听她们对这款新品的真实反馈。我特意挑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不会撞衫。”
如果只是单纯的送礼,余夏很可能拒绝。但既然是表达谢意,推脱就显得不合情理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