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目前运转良好:有明确的核心目标,就是深耕科研,学习和实验是稳定的输入源,论文和成绩是优质的输出成果。它能自主处理绝大部分‘进程’,也能通过内置的‘调试程序’,比如冥想、跑步来维持情绪‘系统稳定性’。

        ““那么,强行接入另一个‘外部组件’,就未必是优化,反而可能引入兼容性风险,甚至需要我降低自己的核心标准去适配它。”

        李园若有所思:“所以你觉得……现在没必要非得谈恋爱?”

        “不是‘没必要’,”江静知纠正道,“是‘没必要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

        “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一个人,他的‘系统’和我的高度兼容,能实现‘1+1>2’的效能提升,并且不需要任何一方牺牲核心的运行逻辑——那当然很好。

        “但在这之前,保持独立且高效的‘单机模式’,远胜于强行安装一个不匹配的‘软件’甚至是有害的‘病毒’。”

        安华表示赞同:“有道理。就像做实验,不能为了凑漂亮数据而随便加试剂。”

        白薇薇则叹了口气:“唉,你说得逻辑满分!但一个人多孤单冷清呀!”

        江静知莞尔一笑:“孤单?当我忙着养斑马鱼、写论文、跟你们一起闹腾的时候,可没时间觉得孤单。‘一个人’不是缺陷,它是一种值得主动选择和维护的、完整且自洽的状态。

        她加重语气,“它的优先级,应该高于一个仅仅是‘看起来合适’的选项。”

        她最后总结道:“所以,我的标准大概就是——没有标准。除非遇到那个能让我确信‘组合系统’绝对优于当前‘单系统’的人,否则,”

        她摊摊手,语气轻松却毋庸置疑,“我宁愿保持最优配置,一个人运行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