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松教授将江静知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摊在桌上,指尖划过关键段落:

        “总体框架可以,但这里,”他点了点环境微塑料的浓度设计,“梯度需要更细密,否则毒性效应曲线显著性不足。另外,斑马鱼胚胎的观察时间点,”

        他翻到另一页,“再增加两个节点,务必覆盖心脏发育的关键窗口期。”

        他目光转向一旁的安嘉伟,特意叮嘱:“静知的开题在即,你多盯紧她的实验进度,尤其是操作环节,务必严谨。

        “那个微塑料浓度的精度,我不接受任何偏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安嘉伟推了推眼镜,镜片在灯光下反射出冰蓝色的冷光:“明白,老师。”

        江静知的生活瞬间被压缩进“实验室-宿舍”的固定轨道,开启了高强度连轴转模式:

        06:00斑马鱼胚胎孵化计时器的尖鸣撕裂黎明,她如同被弹射般惊醒。

        07:00移液枪在指尖跳跃,精准调配着微塑料浓度梯度溶液。

        10:00安嘉伟准时出现,指尖划过她的实验记录本:“梯度再细化0.5μg/L。骆老师的标准就是底线,我们必须把误差扼杀在源头。”声音冷冽。

        12:00显微镜前,她一边紧盯着胚胎发育的细微变化,一边机械地就着白水咽下冷掉的面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