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四十余岁,面容清癯,带着一股技术官僚特有的矜持。他行礼后,也不多客套,直接呈上一卷竹简:“李长史,此乃将作少府拟定的明年官营作坊器物制式清单,按例需太尉府核验,尤其是军器部分。”
李默接过,快速浏览。清单罗列了从戈矛弓弩到战车铠甲的各种制式要求,与往年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在弓弩和铠甲项下,明确标注“依祖制,不得擅改”。
李默放下竹简,看向王绾:“王监丞,此清单,似乎未考虑神机营所用之火器,亦未纳入安西工坊已验证有效的部分军械改良,例如新型环首钢刀之热处理工艺、弩机望山之精度校准法等。”
王绾微微一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李长史,祖制之法,乃历代匠宗心血结晶,历经战阵考验,稳妥可靠。神机铳虽利,然制造繁难,成本高昂,难以全面替代弓弩。至于安西之改良,毕竟出自边郡,未经将作少府大匠统一审定,恐有疏漏,不宜贸然推行全国,以免各地工匠理解偏差,反生混乱。还是依祖制为妥。”
这番话冠冕堂皇,核心就一条:拒绝改变,维持将作少府在军械制造领域的绝对权威和旧有体系。
李默心中怒火升腾,却强行压下。他知道,与王绾争执无益,这背后是李斯和整个将作少府保守势力的意志。
“哦?”李默语气平淡,“依王监丞之意,龙城之战,神机营破敌,靠的便是这‘稳妥可靠’的祖制弓弩了?”
王绾脸色微变,强笑道:“长史说笑了。神机铳乃陛下特旨,格物总院专营,自不在此常规清单之列。”
“那新型钢刀、改良弩机,亦非神机铳,为何不能纳入?”李默追问。
“此乃工艺标准之争,非一时能定。需待将作少府详细验证,方可议之。”王绾滴水不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