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新城这么大,当初是怎么从母后肚子里出来的呀?
这个禄东赞果然不简单,竟将中原文化研究的如此透彻!
魏征心头一凛,冷笑一声:“好一个礼尚往来!禄大相,你只知《礼记》有往来之说,可曾读《左传》?”
“《左传·隐公十一年》有言: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此方为真正的圣贤之道!”
“如今大唐之“德”,在于安民,之“力”在于恢复,之“时”在于休养!根据实际情况“度德”、“量力”而调整政策,正是遵循古训,避免累及后人!”
“尔等不顾大唐实情,只知一味索求厚礼,此举绝非相时而动,乃是刻舟求剑,徒具虚礼,而失其实质!此等只求表面光鲜,不顾他人死活的“礼”,不要也罢!”
魏征这一步,极其高明。他不再与对方纠缠“礼”的具体条文,而是引用《左传》,上升到“德”、“力”、“时”的治国哲学层面,指出变通的必要性。
直接将禄东赞固守的“古礼”贬低为“刻舟求剑”的虚礼。
这背后,显然是受到了林平安昨日那番“打破僵化规矩”言论的影响。
禄东赞脸色终于变了,魏征跳出了常规的礼法辩论框架,让他有些意外。
他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道:“魏公乃当世大儒,岂不知“国之大者,不示弱于人”?大唐若因区区财货而示弱,只怕四方野心之辈,会心生妄念,届时边境不宁,岂非因小失大?外臣等此番,亦是替大唐考量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