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旺这么一边说,就一边打开了这个文件夹,从里面翻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分子式、化学合成路径和实验参数的纸张。
“但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不在已知的迷宫里反复转圈,而在于找到新的出口。
你们刚才质疑的关键点,在于它直接作用于即时反应,违背了传统药理学对‘壮阳’的定义。很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关注的目标,不是去强行‘壮起’某样东西,而是去——松绑?”
“松绑?”一个研究员有些意外林火旺说出的这个词,不明白这意指什么,便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对,就是松绑!人体的某个重要部位的海绵体,需要充血才能完成任务。而阻碍它充血的关键,在于血管平滑肌的紧张程度。这个……靶点,如果我们不去正面激发它,而是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束缚——也就是平滑肌本身的过度收缩呢?
传统观念里的‘壮阳’药,往往是兴奋剂或者激素,目标是强行‘点燃’引擎。但引擎之所以熄火,或许不是因为燃料不足,而是排气管堵死了!排气管,就是那些过度紧张、阻止血液涌入的平滑肌。
我们尝试设计一种‘解压阀’,一种能够精准作用于这一特定区域的抑制剂。它不会让引擎过热,不会干扰整个机体的激素平衡,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解除限制血液流入特定区域的阀门。”
林火旺越说越兴奋,他指着纸张上的几个关键的原子团,强调道:“看这里,吡唑并嘧啶酮的骨架结构……这是基础。它的某些类似物,本身已有一定的血管活性相关文献记载。我们的突破点,在于这个侧链的引入……
在这个骨架上,精准地引入甲基哌嗪基团,目的就是优化它的水溶性和组织特异性……还有这里,磺酰基团……它在决定分子如何与靶点结合上起到‘钥匙’的作用……”
如此专业性的术语,从林火旺这么一个“外行”的口中说出来,让在场的这些生物医药博士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都纷纷大吃一惊。
不过,林火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他紧接着一边说着,一边很形象地用笔在纸上画着,勾勒出了分子间可能的结合位点和具体的构象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