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尽描述了朱玲玲的成长背景与家庭情况,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型家电家具厂。

        规模虽然不大,但在港岛工业区还是颇有口碑。

        朱玲玲从小在厂房车间耳濡目染,对各种工具、零件、组装流程有着远超普通女孩的熟悉。

        文章不无“客观”地指出,“朱小姐自幼在家电家具厂的环境中成长,对于金属结构、日常五金工具的认知与动手能力,自然远超常人。

        这种独特的家庭背景,无疑为其在昨日港姐决赛中临时增设的‘动手实践环节’,奠定了难以比拟的优势基础。”

        很显然,这篇报道当中所揭示出的朱玲玲的家庭背景,就是直指TVB港姐决赛最后环节的一个公平性。

        毫无疑问,这样的报道,在诸多吹捧的文章中,独树一帜瞬间在港岛各个阶层当中,也激起了不同的反应。

        旺角的某个茶餐厅里,诸多的新闻报道下,是满满的喧嚣与议论。

        “喂!看《亚洲日报》没?”

        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拍着桌子,对同桌的工友嚷嚷,“我就说啦!怎么会无端端加个动手环节,还要组装五金件?原来朱玲玲家就是家电工厂的啊?真就这么巧?TVB当全港市民是白痴啊?”

        “是咯!”另一个工友也是啐了一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样的黑幕咯!柳小姐输得真的是冤枉咯!前面所有的环节都领先,就最后因为不会组装家具而屈居第二,实在是憋屈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