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星岛日报》的立场一向如此,对小林天望就没有一句好话,更不用说是正好碰到小林天望倒霉丢脸的时候,更是乘胜追击,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
《东方日报》则更是延续其一贯的刻薄,标题赫然写着:“暴发户的滑铁卢!丽的拒收,‘报复TVB’豪言沦为港岛笑柄”。
文章不仅渲染收购失败,更将小林天望描绘成因“港姐黑幕”而失智的“多情阔少”,断言此举暴露其商业判断的致命短板。
没办法,在小林天望的《亚洲日报》横空出世之前,港岛最畅销的本土日报就是《东方日报》。
现在好不容易逮着小林天望丢脸的新闻,又怎么能不狠狠打击一下他的声望呢?
就连平日较为中立的《华侨日报》,今天也以审慎的笔调分析:“资本冲动撞上牌照壁垒,丽的收购案折射新贵困境”。
在这字里行间,对小林天望的不看好与对其不自量力的潜台词也可以说是清晰可见。
左派的一些报纸,和《亚洲日报》,倒是恢复以往的调性,报道了其他的新闻内容,并没有多在小林天望收购失败这件事上过多的报道。
总的来说,今天港岛的舆论场已经形成了这么一个惯性思维。
在他们看来,一向无往而不利的小林天望,这一次的失利是理所应当的,他们都在幸灾乐祸,以及对TVB在电视行业地位稳固的默认。
然而,就在这样近乎一面倒的喧嚣中,一份报纸的头版,却是突然炸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在全港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滔天巨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