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了他的剖析,条理清晰,目光如炬:“第一板斧就引爆火球,争夺眼球与锚定存在感。

        手法辛辣狠绝,目标直指港岛最脆弱的神经——豪门隐秘和名人情感秘辛。

        他不惜以身入局,精确制导,将霍家大公子与他自身围绕着那位神秘的柳茹梦小姐之争,引爆为一场全民围观的舆论大战。

        效率极高!

        代价近乎为零,瞬间让‘小林天望’与‘《亚洲日报》’这两个名字,以最富冲击力的方式,烙入每一个港岛市民的脑海。

        这手‘自污引战’看似极端,却是在争夺基础流量与媒体存在感上,最低成本、最高速的致命一击。

        新生的《亚洲日报》,仅凭此一战,便在拥挤的报业沙场上,插下了不可撼动的战旗。

        它为后续所有动作,扫清了‘认知盲区’。”

        他啜饮一口温润咖啡,眼神中的光芒如同手术刀。“第二板斧更是精绝无比,击穿壁垒,下沉与融合。

        新奇深刻,直击核心痛点!

        他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刁钻角度——用最市井、最关乎饭碗的话题切入宏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