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太平山顶,港督府内。

        麦理浩夫人邓丽娉放下《明报》,蹙起眉头来,语气中带着大大的困惑,看向丈夫,问道:“Peter,这篇文章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亚洲日报》的崛起,让《明报》也感到了威胁?

        金庸先生和那个小林先生应该是竞争对手才对吧?他为什么会写这么……深情并茂的文章赞美自己的敌人?

        还有这个‘侠’字……我查阅过中国历史资料,有时指强盗,有时像骑士,感觉……很复杂。他到底是在夸小林先生,还是说在……进行某种我没看出来的讽刺与嘲笑?”

        麦理浩闻言,也是微微一笑,端起红茶,解释道:“亲爱的,这正是中国文化最迷人的复杂性。‘侠’,尤其是金庸笔下的侠,已经升华为一种平民英雄的象征,一种超越利益和地位的道德精神。

        ‘侠之大者’,在他书迷心中的分量,重逾泰山。

        这小林天望……真是借到了一道意想不到,却又金光万丈的护身符,而且还是金庸亲自给他贴上的。

        这一步棋的舆论影响,恐怕比项目本身还要深远。小林天望这一招,算是真的赌对了。”

        而在浅水湾三号别墅,林火旺正打算驱车驶向中环置地总部大厦。

        管家苏菲将刚刚收到的,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明报》递给他,脸上笑道:“小林生,查先生在华人世界的地位非同一般,这篇《侠之大者》,真的是分量十足啊!恐怕今天过后,大家都要戏称您一句大侠了。”

        林火旺扫向头版那四个大字,然后快速浏览了一下这篇金庸亲自称赞自己的文章,忍不住笑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