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羡拿着信在手里轻轻敲了敲,又朝伫立神龛之上的神像打量了几眼。
大殿里十分安静,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那些来看热闹的乡民已经被部曲拦在河伯庙的台阶下面,大家都看不到庙里的情况。
元羡想了想,让范家人先出去,她要和庙祝一起同河伯做下交流。
范家人恭恭敬敬地告退了,告退前恳求县主让河伯把家里小女娘送还回来。
庙里大殿只剩下元羡,勉勉,还有两名随身婢女,以及庙祝。
其他人都受命先出去了。
元羡说:“这不是河伯写的信。你来告诉我,这是谁写的信?”
庙祝乃是一名年近四旬的女人,无子无女,此前便是此地的巫祝,后受县主之命,在河伯庙里做庙祝,一来照看整个河伯庙,二来规范祭祀,不能让本地乡民胡乱祭祀,更不允许骗取乡民钱财,除此,如果是还要像以前那样人祭河伯,更是不行,在这之外,还得记录此段沮河每日水深水面宽度情况。
庙祝带着几名弟子,弟子都是无家可归的幼童,多是女童,由县主每月拨给庙祝钱帛和粮食养活,除此,庙祝还以低价收留行商住宿,也有收入,自是比她之前做巫祝日子要好过很多。
既如此,她自然就是县主管辖之下的类似奴婢之人,要是在县主面前撒谎作乱,坏了县主的事,被打杀的话,也无人会去帮她报官。如今并非治世,天下只是稍稍太平一些而已,前几年一直打仗,普通百姓朝不保夕,庙祝可不敢在县主面前有什么侥幸心思,故而更加害怕。
庙祝恐惧地道:“奴不知。昨天下午,范家人来庙里供奉贡品,询问河伯,是否是祂带走了自家小女娘。奴还劝过他们,说自从县主到来,河伯温驯,绝不敢带走小女娘。没成想,今天早上约莫卯时初,奴来洒扫大殿,在神龛上便发现了这封信。奴识字不多,但也认得,正是河伯回信。说祂带走小女娘为妾,让凡人勿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